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日。淋巴瘤,源于淋巴网状系统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个大类。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节奏的加快,淋巴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与其他肿瘤类型不同,淋巴瘤是全身性肿瘤,手术往往不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淋巴瘤是对化疗高度敏感的肿瘤,化疗往往是治疗淋巴瘤的常用方式。目前,很多侵袭性和高度侵袭性淋巴瘤类型通过化疗可以获得治愈,即便是那些不可治愈的惰性淋巴瘤类型也可以通过化疗控制肿瘤生长从而达到患者长期生存的目的。但淋巴瘤患者在接受化疗后,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我们患者应该如何应对呢?
消化道反应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不良、便秘等是最常见的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可在化疗期间出现,也可在化疗后延迟出现。用药前医生会适当给予止吐药处理,在饮食上可以少量多餐,选择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果发生了严重的腹泻呕吐需要及时就诊,必要时给予电解质的补充。

由于化疗过程会用到止吐药,引起的便秘就成为化疗后常见的反应。对于便秘这一不良反应,目前以预防为主,可适当使用开塞露等药物通便,保持1-2天排便1次的习惯。在饮食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高纤维饮食,增加粗粮及蔬菜的摄入进行预防。也可以适当服用乳果糖等缓泻药物预防。如果我们出现了排气、排便消失及腹痛,此时应警惕肠梗阻,需要及时就医。
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是化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多种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均可导致较为明显的骨髓抑制现象。症状较轻者可出现血红蛋白以及三系(指红系,粒系以及巨核系,相对应的血常规的表现为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降低,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贫血、皮肤粘膜出血以及头晕、乏力等症状。

患者在治疗期间多食用高营养食物,注意自身防范,定期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减少期间,需要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避免去人流聚集的地方,同时需要避免受凉;当血小板减少,需多多注意皮肤、口鼻粘膜出血症状,避免剧烈活动及磕碰;如果短期内出现明显的血红蛋白降低,我们需要警惕消化道出血,我们需要注意大便的颜色,如果发现大便变黑或变红,需要及时就医。
心肌损害
心肌损害在化疗过程中虽然不常见,但是护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后续治疗。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慌、气短、心前区不适,心电图提示有早搏、T波低平、ST段下移。

因此,用药前需检测心电图。在用药过程中给予全程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及强弱的变化。推注化疗药的速度宜慢,要做到边推药、边观察、边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推注,报告医生酌情处理。
神经毒性
淋巴瘤二线治疗GEMOX方案包含奥沙利铂这一药物。奥沙利铂常见不良反应是神经毒性,会出现手指尖、双脚麻木、迟钝。此外,奥沙利铂具有痛性痉挛这一特异性的神经毒性,表现为突发的双手短暂、剧烈、电击样疼痛,遇冷容易诱发痛性痉挛。因此在化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双手保暖,避免冷刺激(避免接触冷水、戴并指手套)。在治疗结束后,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毒性这一不良反应多数会恢复。
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淋巴瘤患者,还需要注意:
☆合并高血压的淋巴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规律监测血压,出现血压降低时,降压药需要及时减药或停药;
☆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化疗期间需加强血糖监测,尤其是化疗方案中含有激素的患者,更要重视血糖的监测。为避免低血糖的出现,一定要规律进食;
☆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患者,如果有服用抗血小板药,出现血小板减少时及时减药或停药,如果使用激素药物,注意保护胃黏膜;
☆合并乙肝的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及乙肝病毒DNA,此外抗乙肝病毒药物-恩替卡韦切记不能停药。
最后,淋巴瘤患者需要严格戒烟、避免饮酒、远离其他致癌物(烧烤、腌制食物等),在体力状态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