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胃不舒服的时候,打嗝、胃痛、反酸……这些常见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早期胃癌的信号。
近日,一则“2年内做4次胃镜都未筛查出胃癌”的新闻引发关注。男子被打嗝、胃部隐痛、灼热、嗳气等症状困扰近两年,吃了数十盒胃药都不见好转,两年间更是做了4次胃镜,最终在最近一次的“放大式胃镜”检查时才发现胃癌。

AI 生成图
两年做4次胃镜
还是“漏掉”了胃癌
患者王明(化名)被打嗝、胃部隐痛、灼热、嗳气等症状困扰近两年,吃了数十盒胃药都不见好转,做了4次胃镜,但只查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辗转多家医院后做了“精查放大胃镜”检查最终确诊胃癌。
为什么2年内连续做4次胃镜仍会“漏掉”癌症病变?接诊医生、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骏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解释,有些胃癌的早期病变可能只有0.5厘米,颜色也与周围组织差不多,经验不足的医生很容易忽视。而且,整个检查过程中,医生可能会拍七八十张照片,但最终只会选取4~5张照片呈现在检查报告上,后续接诊的其他医生能从报告上获取的信息很少。
那么,普通胃镜VS精查放大胃镜,差别在哪?
✅ 普通胃镜:耗时8~10分钟。主要检查胃部的整体情况。不过,只能等到病变发展为明显肿块或溃疡才能将其发现。
✅ 精查放大胃镜:耗时25~30分钟。可通过80~100倍放大技术、图像增强技术及化学染色技术,充分暴露可疑病变。能识别仅2~3毫米的微小病变,降低漏诊风险。

AI 生成图
与普通胃镜检查相比,精查放大胃镜检查虽然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但该技术更有利于早癌筛查。①
饭后出现这4个表现,
当心是胃癌信号
如果你经常胃不舒服,一定要重视起来,尤其是饭后的一些不适感。武汉同济医院消化系统肿瘤科护士颜珍珍在该院微信公众号刊文提醒,饭后出现这4种症状,可能是胃癌早期信号:
⚠️ 1. 持续且无法缓解的胀气感:即使只吃少量食物也会感到“撑”,且持续时间长(超过2小时),常规助消化药物效果不佳。尤其是胀气伴随打嗝或嗳气频率显著增加,特别是嗳气带有腐败食物气味,一定要当心。
⚠️ 2. 反复出现的恶心、呕吐及黑便:饭后出现恶心感,甚至呕吐,尤其是呕吐物中带有隔夜食物或咖啡渣样物质(可能是微量出血的表现)。如果呕吐后不适感不能完全缓解,或呕吐逐渐频繁,需高度警惕。
⚠️ 3. 上腹部隐痛或灼烧感:尤其是疼痛从间歇性发展为持续性,且夜间可能加重,服用抗酸药效果越来越差,一定要当心。
⚠️ 4. 早饱感和食欲骤降:明明很饿,但吃几口就感觉“饱了”,对以往喜爱的食物也突然失去兴趣,甚至出现厌恶某些食物(如肉类)的现象。而且,早饱感伴随体重在1~2个月内下降超过5%,是重要的警示信号。②
医生提醒:
这6类人尽早做个胃镜检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田雨在《健康之路》节目中提醒,六类人群需要尽早进行胃镜筛查:
✅ 1. 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在反复发生炎症、修复的过程中,上皮细胞就容易发生癌变。
✅ 2. 高盐饮食习惯的人群:高盐饮食作用下,我们的胃黏膜会产生炎症,在反复刺激下,炎症就可能走向肿瘤。
✅ 3. 有家族史人群: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尽早进行胃肠镜的无症状筛查。
✅ 4. 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胃黏膜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萎缩。所以在40岁到50岁这个年龄段,就要做无症状筛查;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更建议筛查胃肠镜,而且强调无症状筛查。
✅ 5. 体检中胃功能异常人群:在胃功能的检查中,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等被普遍认为是反映萎缩性胃炎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程度的指标。这些指标配合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年龄、家族史等,就可以提示我们要不要接受胃镜检查。
✅ 6. 有症状或者病史人群:如果已经出现胃疼、烧心、反流等症状,那就一定要接受胃镜检查,明确诊断。③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资料图
查出这5种癌前病变,别拖!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癌中心陈小龙在健康中国公众号刊文介绍,胃癌前病变主要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其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
⚠️ 1.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腺体数量减少、腺体结构异常,以及胃黏膜变薄。
⚠️ 2. 胃息肉: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是胃良性肿瘤的一种,比如胃底腺息肉等。
⚠️ 3. 胃溃疡:是由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止痛药和激素过度使用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破损。
⚠️ 4. 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通常属于萎缩性胃炎的继发性变化。
⚠️ 5. 上皮内瘤变:也被称为异型增生或不典型增生,是细胞开始“变坏”的阶段,临床上一般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轻中度异型增生,有可能发展为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或原位癌,需要尽早治疗。

胃部肿瘤发展进程图。《健康之路》图
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胃部疼痛、食欲下降等症状,有时与胃癌的症状无法准确区分,因此要尽早就医。④
本文综合自:
①2025-11-18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年做4次胃镜还是漏了癌,这项检查“精确制导”找出病因》
②2025-07-20武汉同济医院消化系统肿瘤科《饭后总是胀气恶心?小心胃癌“隐身”的4个早期信号》
③2022-06-07 CCTV健康之路《害怕做胃镜?医生提醒这些情况需要尽早做胃镜检查!|健康之路》
④2025-04-17健康中国《5种癌前病变,胃癌的 “黄灯警告” |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来源于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