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且发病年龄愈发年轻化,肿瘤诊治的知识更新也极为迅速,然而偏远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妇产科医师在知识更新方面受条件所限,有所欠缺。为提高西藏林芝地区妇科医师对妇科恶性疾病的诊治水平,广州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特邀广州市三甲医院的专家于 2020 年 11 月 5 日至 11 月 7 日赴西藏林芝市妇幼保健院举办了为期 3 天的学术交流及义诊活动,拟通过此次活动加强当地医师及群众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交流会于2020年11月5日上午在林芝市妇幼保健院举行,首先由林芝市妇幼保健院措拥院长发表致辞,措拥院长表达了对四位远道而来的专家的欢迎及感谢,介绍了参加会议的妇保院、人民医院等妇产科同道,并预祝次交流会能够圆满成功。
广州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委广州市肿瘤医院妇产科冯忻教授首先介绍了由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编写出版的《卵巢癌患者关爱手册》这一科普读物,该手册从卵巢癌的基础知识开篇,详细介绍了卵巢癌的症状、病理分型、诊疗策略、基因检测意义、化疗方案选择及副作用、维持治疗及随访和术后康复等内容,内容实用,简单易懂,是面向患者或普通群众甚至基层医生的一本优质的科普读物。

接着冯教授进行了题目为《PARP抑制剂临床应用的优效选择》及《子宫肉瘤与生育》的理论授课。冯忻教授详细讲述了卵巢癌靶向治疗的意义及进展、基因检测在卵巢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以及临床常用PARP抑制剂的种类、区别,最后总结尼拉帕利无论对BRCA突变或未突变,HRD阳性或阴性的晚期卵巢癌一线维持或复发后维持治疗均有很好的疗效,是卵巢癌靶向治疗的一个理想选择。接着冯教授汇报了两个年轻的子宫肉瘤临床病例,由此阐述了子宫肉瘤的临床分型、治疗原则以及年轻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可行性。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研究所的张彦娜教授,介绍了2020年美国临床肿瘤协会资源分层临床实践指南中关于宫颈癌的二级预防相关内容,详细介绍了对于不同医疗资源地区所选择的筛查方案,以及各型上皮内瘤变的处理原则及实施办法,尤其是对于像西藏这样的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临床医生应该如何进行宫颈癌的筛查以及对异常结果如何判读与处理,最后介绍了关于宫颈癌疫苗注射的相关知识。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的沈慧敏教授的授课题目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长期管理》,沈教授阐述了内异症的发病原因、主要临床症状、特点,鉴于内异症易复发且有癌变可能的特点,需要将其视为一种慢性病进行长期管理,以达到减少复发、缓解症状、预防癌变的目的,并针对不同人群如何进行长期管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最后由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的朱洪磊副主任医师讲解了最新的正常分娩指南。介绍了正常分娩的定义、各个产程的更新、评估以及如何进行健康教育,针对新指南的推荐建议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介绍了妊娠期糖尿病的一些相关知识。会后各位教授与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学员的疑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会议气氛欢快融洽,参会学员均表示收获颇丰。


下午四位教授在林芝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了义诊活动,对慕名前来就医的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及给出了合理化的诊疗意见,切实解决了患者的问题。11月6日及7日两天四位专家分别在林芝市工布江达县措高村及鲁朗镇扎西岗村进行了半天的义诊活动,为当地村民测量血压、送医送药、发放宣传手册等,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本次活动中四位专家克服了高原反应带来的种种身体不适,认真的讲好每一堂课、回答好每一个问题、看好每一位患者,不仅带去了医学技术与知识,更加彰显了医者的仁心,在当地医院及医生的配合下,本次宣讲及义诊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与圆满的成功。





